第143章 不老(1 / 2)

待要求豫娘娘帮他为额娘说两句好话, 那厢乾隆却从马车里探出头来,“你们在作甚?”

郁宛就知道老坛酸菜的臭毛病又犯了,敢情是连亲儿子都要疑心?倒也难怪, 五阿哥风华正茂,她若是年轻个十来岁,保不齐也会挑这样的, 可惜岁月不饶人呢!

郁宛便冲着皇帝笑道:“臣妾问五阿哥这附近有何名胜古迹, 想去瞧瞧新鲜。”

乾隆不悦,“有朕在,不会让你无趣的。”

他就是那识途老马,跟着他还怕迷路?

郁宛盈盈一笑, “那臣妾就放心了。”

乾隆又招手命她过去, 因太后及众嫔御离开带走了大批辎重,回程得以轻装简行,虽然可供使用的车驾少了点, 但乾隆爷可以放心破例, 不必担心太后与那拉氏说教。

这会子便干脆让郁宛跟他坐一辆马车,至于五阿哥骑马随从便好。

郁宛也没推辞,皇帝的东西当然是最好的, 她正好跟着蹭点油水,若是让李玉另外为她找辆马车,哪会有这样柔软的铺盖?这样丰富的吃食?连褥子都是熊皮做的。

郁宛又让阿木尔坐到她俩中间去,免得不慎摔倒,哪知皇帝却仿佛如临大敌, 神色不自然地往旁边躲了躲。

阿木尔疑惑地望着阿玛。

郁宛也埋怨, “万岁爷, 您不是最喜欢小格格么?”

殊不知乾隆还惦记着女儿在他衣襟上撒的那泡尿呢, 阿木尔可爱归可爱,可为了保全自己仅有的几身衣裳,还是离远些好。

距离产生美,他也不想破坏跟阿木尔间的父女情分。

郁宛默默吐槽,乾隆爷原来是这样的龟毛性子,难怪很少见嫔妃借公主邀宠——多的是弄巧成拙。

还好只是小便,若在他身上拉泡大的,只怕他该对阿木尔有心理阴影了。

乾隆:……那不然呢?

他是皇帝呀,皇帝有点小脾气是应该的,他自觉对阿木尔已经很宽容了,换成旁人,只怕坐都不许坐到身边来。

郁宛一面给女儿喂虾仁蒸蛋,阿木尔就爱吃这样软滑鲜甜的东西,跟果冻似的吸得滋滋有劲儿,一面就问皇帝待会儿的计划。

乾隆就说要带她去看看不老河,显然是筹至烂熟的。

这个名字倒有趣儿,郁宛好奇道:“是喝了河水能不老吗?”

乾隆笑道:“倒也不是,这河原名潘家河,因流经不老庄,入运河口称不老河口,顾名思义不老河。这河又名不牢河,因每逢洪涝时节泛滥成灾,以此得名。”

今年尚未到汛期,河水清澈怡人,还是有美景可赏的。

旁听的李玉凑趣道:“那不老庄倒是有口神奇的老井,喝了井水的人可以长命百岁,庄子里的人口仅百余户,却人人精神矍铄,筋骨强健,七八十岁的老汉须眉都还是黑的,可见传言有几分可信。”

难怪皇帝如此在意,能青春永驻的神水谁不想要啊,郁宛心念一动,见皇帝脸上神情微妙,忙陪笑道:“当然万岁爷喝不喝都没什么,瞧您这幅模样,潇洒俊美,秀逸天成,跟五阿哥站在一起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兄弟呢!”

乾隆嗔她没大没小,什么话都敢胡说,不过眼角眉梢却含着笑意,可见很是受用。
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马屁不在多,管用就行。郁宛深刻领悟了这句哲理。

不过一日夜的工夫,仪驾已然来到徐州,乾隆第一件事当然是寻找不老庄,郁宛也兴致勃勃跟去。

地方并不难寻,不过传言还是有些夸张,给他们指路的是个年过花甲的老人,头发是没怎么白,可是步履蹒跚,明显还是有些老态,再加上选择性的耳聋——李玉问了好几遍他都装没听见,给了点银子后立刻就变得耳聪目明了。

郁宛看皇帝脸上有些失望,笑着安抚道:“泉水未必神效,可总归能强身健体,您看他头发乌黑油亮,面颊也没多少皱纹,可比同龄人实在已强出太多了。”

乾隆叹道:“朕可不愿让你瞧见朕垂垂老矣的模样。”

尤其这人嘴太坏,指不定该怎么嘲笑。

郁宛道:“臣妾也不是妖精啊,女人的青春更是短暂,指不定到时候您先嫌弃我呢。”

乾隆莞尔,“那倒不至于,大不了将你远远地迁至别宫就是,眼不见心不烦。”

郁宛咬牙,“您可比我还坏呢,真到了那时候,我干脆一索子吊死,好叫您这辈子念念不忘。”

乾隆忽然想起孝贤离世时的光景,她也就比此时的宛儿大上几岁,神色微微黯淡,“这种话还是别轻易说了,容易损阴骘。”

郁宛也自悔失言,宫里是最忌讳说死的,赶紧岔开话题,“快去看看那口奇井吧。”

等到地方,老翁指给他们,只见外表普普通通,砖石砌成的井身上有些滑溜溜的青苔,里头黑咕隆咚不知是什么。

遂命人亲自汲了一桶上来,郁宛用木瓢舀起嗅了嗅,觉得有股淡淡的硫磺味,试着抿了抿,也并不甘甜。

不免对传言的真实性产生怀疑。

老翁神色极为愤慨,显然见不得外人诋毁他们村子里的珍宝,他操着一口浓重土音,情绪激动手舞足蹈,郁宛什么也听不明白。

最新小说: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武布中华 超时空史记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悍明 隋唐小纨绔 抗清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舍弟诸葛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