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9章 歪理(1 / 2)

魏佳氏抬旗相当于消除了身份上最后一重障碍, 众人就猜测皇帝是否有再立一位继后的意思:虽说魏佳氏看样子活不了多久了,可一天的皇后也是皇后,就好像康熙爷的孝懿仁皇后那般, 不也照样名垂史册么?

不独六宫嫔妃这么想,和敬公主也是如遭雷击, 她再想不到皇帝会给魏佳氏抬旗, 莫非留有余情, 当真想让她与富察额娘平起平坐?

可怎么能, 她一个端茶递水的婢女而已!

和敬公主坐不住了, 立刻驱车赶至宫内, 可皇帝没空见她,年底积压了一大堆奏章, 忙着批阅都来不及,哪里有闲情逸致应付多事的女儿?

和敬气结, 只得又去往永寿宫, 虽被白梅拦阻没让进入,却隔着窗纸狠狠叫骂了一番, 直指皇贵妃心性狡诈、诡计多端,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恶事,就为了谋取后位。当然, 也没忘把汪答应的控诉给添上。

和敬公主一向我行我素, 畅快淋漓地骂了半个多时辰才离开, 宫中自是纷纷传开,又猜测和敬所言是真是假?这位公主虽然脾气任性了些,可心直口快, 倒不曾听见说谎, 难道皇贵妃真如她所说的那般?

虽是流言无稽, 可魏佳氏极重脸面,自是愈发气闷。

这日郁宛正在清理账册,就见永寿宫的侍人来报,说皇贵妃想见一见她。

郁宛用眼色询问,莫非魏佳氏竟不好了?

那人面色凝重,点点头,“还请您千万移驾。”

郁宛没奈何,虽说她不明白魏佳氏何以不找皇帝却找她,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,她自然还是得赏这个脸面。

因让小桂子备轿,另换了一身素淡衣裳出去。

永寿宫静寂得像死水般,只见往来宫人走动,却听不见声音,想是魏佳氏力求安静的缘故——和敬公主那场大闹令她颜面尽伤,她自是不想经历第二次。

步入内殿,白梅察觉动静,忙转身向她施礼,这位姑姑因着伺候皇贵妃的缘故,素来有些倨傲,此刻脸上却只剩悯然,与深深的哀愁。

她努力压抑着喉头哽咽,“主子就在里头,贵妃娘娘自去罢。”

郁宛掀起纱帐,觉得魏佳氏比庆贵妃死前的模样还要坏些,庆贵妃向来是乐观开朗的,哪怕气若游丝仍面带笑意,而魏佳氏,她躺在那儿就像具干尸。

郁宛轻唤了两声,才见她慢慢睁眼,“贵妃,你来了。”

郁宛点头,“娘娘身子可好些了?可有按时服药?”

问了也是白问,可她跟魏佳氏之间除了虚伪的客套,又能剩下什么?

魏佳氏吃力地坐起,郁宛扶了一把,就见她笑道:“我这样不中用的人,还吃药作甚?”

郁宛看她分明是没了心气,便道:“万岁爷下旨给魏家抬旗,娘娘还有的是指望。”

魏佳氏轻轻摇头,“若非我快死了,万岁爷断不会如此。”

奇怪,她以前怎会看不出这点?什么争强好胜,什么光耀门楣,全在皇帝一念之间,她便是使尽浑身手段,那高座上的人看她也跟蝼蚁一般。

她的命运,注定是被人主宰的。

郁宛劝道:“可娘娘还有两位皇子一位公主,为了他们,您也得快些好转起来。”

魏佳氏自嘲地笑笑,曾经她也以为人力定能胜天,可和静的死叫她看明白了,都是没用的,倒不如是她的要强害了他们——当初她若没将这些孩子带到世上,会否更好些?和静也不必沦为抚蒙的牺牲品,生在天家,本身就是一种过错。

魏佳氏平静地看着她,“贵妃,不管你怎么想我,但我从无害你之心,汪氏亦绝非受我所指使。”

打从一开始,她就没把郁宛视作威胁,倒不是对郁宛多有好感,而是知道两人身份不会对立。她们选择了不同的路,注定不会有太多交集。

郁宛点头,“我明白。”

魏佳氏的理智是她所叹服的,她不会跟过分冷情的人做朋友,但日常生活中却很喜欢跟这种人相处,因为不怎么费力。

魏佳氏叹道,“其实我还是羡慕你的。”

说嫉妒也无妨。她必须一刻不停地向上攀爬,方能获得想要拥有的一切,而郁宛,却活得如闲云野鹤一般,那样自在超逸。

郁宛笑了笑,“因为嫔妾从无所求,自然总能舒心。”

对她这种随遇而安的人而言,唯一值得发愁的便只有生计吧,而进了皇宫,连这最后的问题也不必考虑,只要她不主动作死,皇帝总会保她衣食无忧。

至于富贵、权力、尊位,横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又何必汲汲营营呢?

魏佳氏自嘲地一笑,“看来我是太不知足了些。”

郁宛没回答,在她看来积极进取跟甘愿躺平都没有错,无非两种生活方式而已,只是一个人不能既当又立,等千辛万苦得到想要的东西,却发现高处不胜寒又懊悔起来,那就太没意思了。

即便换条路,她便真的能满足么?只怕仍会仰天长叹,恨自己当初为何不多努力些。

生命的矛盾,就在于理想与现实难以调和。

郁宛劝不动魏佳氏,毕竟她身体里装着个超脱了时代的灵魂,知道眼前这座高楼大厦终究倾

最新小说: 悍明 武布中华 抗清 超时空史记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舍弟诸葛亮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隋唐小纨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