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露绮 > 历史军事 > 争魏 > 第七百五十三章 五营

第七百五十三章 五营(1 / 2)

杨峥没想到自己只是撕开了一个缝隙,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。

比宣义司苦心孤诣宣传几个月都管用。

还不用担心忠诚问题,因为没人会背叛利益,为了守护自己的土地,肯定会跟司马家玩命。

其实想想也能明白。

司马炎父子鼓捣占田制,表面上让百姓得利,但实际上,老百姓能占的到好田吗?

一块荒田不是撒点水就能种庄稼的,需要休整土地、灌既、施肥等等,然后土力才会起来。

这个过程需要两三年的时间。

百姓刚刚把田弄好,司马家和士族豪强的镰刀就来了……

普通百姓怎么可能占的过士族豪强?

所以占田制本身就是伪命题。

司马炎篡位之后,封了多少王爷多少达官贵人?

这些王爷贵人们会不侵占百姓的田地?只怕他们不仅占地,还要抢人!

所以处于底层的晋军和百姓对土地的渴望前所未有。

司马家不给,杨峥给了,人心自然就归大秦!

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势。

“好,朕给你们一个机会!”忽然之间,杨峥觉得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历史的大潮滚滚而来。

北朝在不断试错中弄出均田制,为强盛的隋唐奠定基础。

而南朝却走向另一个极端,壮大的士族一次一次向皇权发动了挑战。

当然,均田制也有自身的很多问题,但无论如何,它是适应这个时代的,解放了生产力,激发了百姓的生产热情。

以现在中土的人口基数,均田制至少可以兴盛两三百年!

至于两三百年后,则要看后人的造化和才智了。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形势。

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使命。

历史虽然黑暗,但永远是滚滚向前的。

“谢陛下!”

欢呼声震耳欲聋,连风雪都为之辟易。

“大秦法度严明,作乱之人,不可不惩处,你们自己出来,还是朕动手?”杨峥冷冷道。

虽然情有可原,但这种苗头不可助长。

不然动不动就作乱或者兵谏,大唐的牙兵岂不是提前到来?

“此皆罪人一人所为,罪人甘受军法!”青年单膝改成双膝跪地。

“好汉子!”刘珩赞了一句。

身边的亲卫也多是如此。

“岂能让苟郎替我等受罪?”俘虏中陆续走出人来,开始几十个,后来便有近百人,跪在杨峥面前。

世人常说,燕赵自古多康慨悲歌之士,其实康慨悲歌之士遍地都是。

诸葛诞死的时候,麾下数百人坐不降见斩。

“你们难道不知道大秦军法严苛?”杨峥对这个青年充满了兴趣。

“虽死无恨!”众人异口同声。

“好!”杨峥始终觉得这种精神才是华夏的底蕴所在。

司马家带来的道德危机,让这种精神更加弥足珍贵。

“每人五十鞭,可愿领否?”

五十鞭不少了,若是施刑者下手狠一些,能轻易夺走性命。

“愿!”众人皆大喜,一百多人在风雪之中脱掉了上衣。

杨峥挥手,一队亲卫提着鞭子入场。

噼噼啪啪。

在几万双眼睛下,打的血肉模湖。

不过这群人倒真的是硬汉,一声不吭,默默承受。

亲卫下手极有分寸,既没有太重,也没太轻,性命无碍,但皮肉之苦肯定少不了,动静还不小。

五十鞭打完,没有一个人能站起来。

“自今日起,尔等全部充为朕的亲卫!”

众人大喜,“谢、谢陛下!”

除了他们的忠义,很大程度上是欣赏为首的青年。

杨峥刀山血海里滚了这么多年,识人的水平还是有的,此人虽然落魄,但全身上下自成一股气势,年纪轻轻,敢冒杀头的风险仗义执言,至少说明他是有胆色之人,能跟刘珩比比力气,膂力也不差。
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杨峥问道。

青年拱手道:“罪、罪人苟、苟晞。”

杨峥一愣,西晋的韩信、白起?

这人堪称是司马家的救火队长。

不过以司马家的德行,恐怕就算是韩信白起复生,也扶不起来。

杨峥轻笑一声,大秦现在如同烈火烹油,一两个将才倒也不必过度的关注,苟晞若真有才干,自然也不会被埋没。

八万多的俘虏,依旧采取自愿原则。

愿意从军的从军,不愿的留在屯田司,耕种满了五年,可以选择回乡,或者成为大秦的待归。

五年之后,很可能司马家也玩完了。

当然,并不是想从军就能从军的,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。

这年头不会砍人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。

一番登记裁撤下来,新募了五万四千多人。

忠、孝、仁、义、信,五大营全部立了起来,每营六千到一万的兵力。

忠、

最新小说: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隋唐小纨绔 超时空史记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悍明 抗清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武布中华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舍弟诸葛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