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露绮 > 历史军事 > 九五至尊 > 第1864章 功在社稷,利在千秋

第1864章 功在社稷,利在千秋(1 / 2)

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功在社稷,利在千秋

秦昊不急不躁,继续解释道:“而且,书院归朝廷所有,还有一个好处。”

“朝廷可以将国库中的钱,投入到教育上。”

“如此一来,可以大大减轻百姓在教育上投入,做到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!”

“如此一来,不光是寒门子弟,就算是最穷苦的百姓,也有机会读书。”

“士族阶层,不攻自破!”

诸葛云的瞳孔瞪大,十分激动,对秦昊道:“皇上,臣明白了!”

“士族这个阶层,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长时间垄断教育,才会形成特权阶层。”

“若是天下的百姓,人人有书读,人人都可以考取功名,科举入仕...”

“天下大同!”

“这是圣人口中的理想世界,也是他的毕生追求!”

可是,诸葛云很快又从激动的状态中脱离出来,在原地踱步,摇头道:“不对!皇上,还是不对!”

“您的梦想很伟大!”

“可是,仅仅是这样,还是无法达到天下大同的世界。”

“那些腐儒还在书院,被奉为大儒,受天下人敬仰。”

“他们依然掌管着话语权!”

“学阀依然存在,依然会形成特权阶层,士族不会消亡。”

“权力也没有被装入制度的笼子里...”

诸葛云很敏锐,立刻意识到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
皇上提出的制度,虽然听起来不错。

实际上,换汤不换药。

无非是书院从私学变成官学。

掌管书院的,依然是那些腐儒。

而且,这么做,很可能造成一个很严重的后果。

原本腐儒们费尽心机,大把捞钱,吃亏的是儒生。

若是书院归朝廷所有,腐儒们贪墨的,可是朝廷的钱。

这里面的猫腻可是太大了!

大夏再有钱,也经不住这些蛀虫,一直侵吞啊!

秦昊笑了笑,道:“要对付那些腐儒,太简单了!可以设立一个资格审查制度,进行考试。”

“考试通过,由朝廷颁发证明,才可以在书院任教。”

“若是考不过,那就卷铺盖走人!”

“至于考试的内容,由朕亲自定!”

“不考诗词歌赋,不考治国之策,只考品德,考忠君爱国,天下为公的思想!”

“如此一来,不仅可以将那些害群之马,理所应当的剔除出去!”

“而且,还可以保证他们的痛脚,牢牢抓在朝廷的手里。”

诸葛云心头无比震惊。

资格审查制度,大儒考证,才可任教?

这种全新的理念,诸葛云闻所未闻。

其实说白了,就是教师资格证,以及职称考试。

这种后世喜闻乐见的制度,在大夏这个时代,妥妥属于降维打击。

诸葛云从聪明绝顶之辈,思索了许久之后,双眸迸发出流光溢彩:“皇上...这简直是天才般的想法!”

“臣认为,可行!”

“如此一来,那些品格低劣的大儒,可以被名正言顺的踢出去,不再误人子弟,更不能煽动儒生。”

“至于其他大儒,则是要天天惦记着考试的事,活到老学到老,专心于学术,而不是天天无所事事,一心想着捞钱。”

“对于普通的老师,特别是学塾里的教书匠来说,他们有了朝廷颁发的证书,有了铁饭碗,也不用为生计发愁,可以一心教书...”

诸葛云越想越觉得靠谱。

这是一剂良方!

而且是可以治愈大夏顽疾的良方!

“皇上...”

诸葛云忽然脑海中划过一道闪电:“您刚刚说,早在几年前,就开始布局此事。”

“臣明白了!”

“您耗费巨资,在大夏各地修建学塾,以及兴建太学院,还有改革科举制度。”

“莫非,都是为了今日的教育改革,做铺垫?”

秦昊微笑颔首:“不错!朕布局多年,今日终于要开花结果了!”

震撼!

无比的震撼!

诸葛云是读书人出身,他深切明白,如果皇上的改革制度能够落实,会给大夏带来何等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功在社稷,利在千秋!

诸葛云思索了一阵,继续询问细节:“皇上,您说要废私学。那所有书院,都要收归朝廷?”

“没有资质的人,是否完全不能教书?”

“私学如何判定?父亲若是饱学之士,难道也不能在家教自己的孩子吗?”

秦昊笑了笑,开口道:“无需如此绝对!如果不能通过考试,就不能在官学任教。”

“至于私学,不需要完全废除,只需要他们自生自灭即可。”

诸葛云皱眉:“皇上,您的意思是,私学会自己消亡?可是,这可能吗?”

秦昊点点头,笑道:“未来的大夏,必定会日新月异,快速发展。特别是格物学,朕预言,一定会有巨大突破!”

“到时候,格物学成为科举入仕的重要标杆。懂格物学的老师,

最新小说: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隋唐小纨绔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超时空史记 武布中华 悍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舍弟诸葛亮 抗清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