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露绮 > 历史军事 > 九五至尊 > 第2675章 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

第2675章 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(1 / 2)

第二千六百七十五章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

“除此之外...”

“还有一点!”

秦昊沉声道:“哪怕是小冰河时期,白令海峡也不可能永封!就算海面结冰,能够过人,也不过是几天罢了。”

“走陆路,终究是权宜之计。”

“终究,还是要走海路。”

群臣恍然大悟。

诸葛云更是紧张,道:“皇上,若是白令海峡通行,只有短短几日,那么时机极难把握,可如何是好?”

秦昊眸光一闪,道:“很简单!朕立刻派人,一路北上,抵达白令海峡,探明情况...”

“谁愿前往?”

一时间,大臣们全都低着头,沉默不言。

没有人主动站出来。

北方天寒地冻,气候恶劣,一路上还可能遭遇到狼群,可谓是九死一生。

这等苦差事,自然没人愿意做。

这时候,李画眉主动请缨:“皇上,臣妾愿往...”

秦昊冷冷一笑,目光扫过群臣:“泱泱大夏,衮衮诸公,难道还不如一名百越女子?”

满朝文武皆是面红耳赤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
东厂厂公长生第一个站出来:“皇上,奴才愿往白令海峡,探明前路!”

“好!”

秦昊不假思索,立刻拍板答应下来,满脸欣喜:“长生,朕果然没有看错你!”

“古时有两条丝绸之路!”

“一条陆路,一条海路!”

“如今,你探明白令海峡,开辟通往新大陆的道路,等于是为大夏,开辟了第三条丝绸之路!”

“此等功绩,足以名留青史!”

大臣们听到这话,全都惊呆了。

他们本以为,不过是去探明白令海峡。

无论那里通行与否,都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。

却没想到。

皇上居然将此举,捧得如此之高,居然跟丝绸之路相提并论!

想想也是。

若是白令海峡真的能够通行,那么大夏百姓就可以走陆路,前往新大陆,开辟一片新天地。

其意义重大,丝毫不亚于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辟!

这是多大的功绩,多大的功劳,多大的名声?

人生在世,名利二字。

这些读书人,十年寒窗,一朝高中,入朝为官,图的是什么?

有人图的是利益,是权势。

但是,更多人图的是名声!

图的是四个字——名留青史!

此刻,大臣们的肠子都悔青了。

这名留青史的绝佳机会,自己居然拱手,白白让给一个太监?

于是。

大臣们争先恐后道:“皇上,臣愿往!”

“臣也愿意,与长生厂公同行,前往白令海峡!”

“是啊,皇上!臣也愿意!”

秦昊摆摆手,道:“众卿的心意,朕已明白。你们都是大夏的忠良,令朕感动。”

“不过,探明白令海峡,也不需要太大阵仗。”

“凡事总要有个先来后到。”

“既然长生率先请缨,那么朕就将这件事交给东厂了!”

“长生,你可有信心?”

长生跪地,激动道:“奴才...奴才必定竭尽所能,绝不会让皇上失望!”

“好!”

秦昊颔首:“你今日回去之后,立刻挑选精锐,准备启程!”

长生跪在地上:“奴才,谢主隆恩!”

探查白令海峡一事,秦昊就这么敲定,交给了东厂。

满朝文武有些失望。

不过他们转念一想。

事关重大,关系到大夏的国运,绝不能马虎。

东厂,乃是皇上一手打造出的心腹。

皇上将这件事交给东厂,最为稳妥。

但他们却想不明白。

皇上既然打定心思,将此事交给东厂,只需要下了朝,私底下吩咐东厂,何必在朝堂上商议?

难道,只是为了当众打文武百官的脸,让自己难堪吗?

静公公却浑浊的双眸一闪,苍老的脸庞上满是感激。

别人不明白皇上在做什么,静公公岂能不能明白?

这一次,秦昊大洋洲之行,静公公并未同行,而是留在京师,约束东厂,免得厂卫们胡作非为,败坏名声。

然而,静公公发现,东厂无论在朝堂还是民间,早已是恶贯满盈,声望跌破谷底。

朝廷官吏也好,寻常百姓也罢。

提起东厂二字,就没有不咬牙切齿,破口大骂的。

人的第一印象,总是根深蒂固。

东厂作为一个特务机构,本来干的就是见不得光的事。

而且,东厂还继承了锦衣卫遗留下的恶名。

想要洗白,谈何容易?

总而言之,仅靠东厂自我约束,风评不可能扭转,只会变得越来越糟。

唯一的办法。

就是走江离的龙威军那条路!

立下赫赫军功,用功勋来洗刷偏见和耻辱!

可是,这条路,龙威军走得通,东厂却难以走得通。

最新小说: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隋唐小纨绔 抗清 舍弟诸葛亮 武布中华 悍明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