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露绮 > 其他类型 > 红楼:我是贾琏 >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还没进门就宠着?

第一百一十三章 还没进门就宠着?(1 / 3)

一片雪花落在头上时,贾琏从思索中走出来,抬头看天,茫茫的一片。

本已经生出【皇帝逼急了就躺平摆烂】的心思,被这一场不讲道理的大雪吓了回去,狠狠的一个哆嗦后,想起了那句【白茫茫一片真干净】。

雪花落在颈窝里,还真的冷啊。赶紧上车,回家。

家中贴心的桂香已经让人把地暖烧上,这个时代的地暖,那是真叫奢侈,还容易中毒。

京城的冬天就是这样,又干又冷,贾琏下意识的想到,要不要手搓点甘油出来。

如果是普通人家,弄这东西大概是要被打死的,但是在贾家呢,属于常规操作,还有所谓【遮奢】之名。嗯,让人不禁想起贾母饭桌上的一道菜,原著里特意强调了做法。

有多好吃贾琏是没吃出来的,毕竟传统出师再怎么提鲜,都顶不住工业生产的谷氨酸钠。

贾琏更愿意吃一些简单加工后的饭食,比如炖出来的鸡汤,清蒸的鱼等等。

感觉到嘴唇的干燥,贾琏有点烦躁的扭动身子,又想起来皇帝的暗示。

忍不住冒出一個念头,有没有一种可能,皇帝在提醒贾琏,贾家的虫豸们要看好啊!

大义灭亲是不存在的,这年代讲的是亲亲相隐。悄悄弄死是唯一的选择。

又一个冬天的早晨,城门刚打开的瞬间,一辆牛车便出了城门,车上都是冻僵的尸体,城外的乱葬岗上,又多了一些幽魂野鬼。

这些人静悄悄的离开世界,没人会关心他们,甚至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。

除了城门口的守卫,看着远去的车辙,缩着脖子幽幽叹息一声。

下雪带来的好处,就是阁老家门口的人都散了。

关于成立银行的话题,在刻意的引导下,成立银行被忽略,各地分行官督商办为中心。

官员们在规则内打笔仗,带出来的一些列话题,通过张廷恩的关系,贾琏第一时间就能了解。只是苦了张贵,差不多每天上午,都要冒着雪来一趟送信。

在一片争吵声中,皇家中央银行挂牌了,从皇帝的旨意中不难看出,这是一家直属于皇帝独立的机构。权利范围为督造银币,以及监管其他分行,本身并不经营商业。

就在有心人看到央行不过是个银币发行机构和分行管理机构,并不牵扯具体经营而松一口气的时候,一道上喻直接给原本稍稍沉寂一点的争议,再次加了一把火。只不过这次不在是什么官督商办了,而是和民间的钱庄有关。

上喻的内容就一个,民间钱庄过去出于官方的管理之外,只要有本钱就能开办钱庄,一些钱庄发行的银票只要民间认可即可流通,这种现象不能继续下去了。理由也很简单,万一民间的钱庄在滥发银票,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。

所以,今后钱庄要发行银票,必须要有相应的银两,并接受央行的监管。而不是像过去那样,你想发多少银票,印就是了。

上喻一出,《京师民生报》立刻跟上报道,强调的是银票存在的风险。你别拿信誉来说话,就说民间钱庄发行的银票,是否存在风险!朝廷方面的监管,是否有必要?

看到报纸的贾琏人都麻了,这么会玩的么?

往年这个时候,京城最集中的话题在来年的会试上,民间最关心的话题,都跟举子有关。

哪里的举人聚会了,哪位举人出诗集了,现场都有哪些头牌娼伶到场等等。

今年的茶楼酒肆之间,舆论的核心一直围绕着朝廷关于银行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话题。

一些岁数大的人纷纷表示,在京城活着,老了老了,看到新鲜事了。

旧话题刚过去,新话题又出现了,分行官督商办的话题迅速被新的话题热度盖过去之后,朝廷关于分行成立的事情,悄悄了在进行。刚成立的皇家央行负责监管,户部成立的工作小组与【民间商人】快速达成媾和,于羊城、金陵两地设分行试点,具体股份分配,不得而知。

一套眼花缭乱的操作下来,此前大周朝势力强大的晋商票号,以光速下跪。在京票号,接受皇家央行监督,随后拿到了成立京师晋商银行的许可证。赶在新的一年春节来临前,晋商银行挂牌营业,在京晋商票号,摇身一变成了晋商银行的办事处。

改行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收回之前发行的银票,更换统一的新格式银票。该银票最大的优势,实现了在京城、金陵、羊城三地正常流通。新银票由皇家银行统一印刷,格式上不再是白银多少两,而是银元XX元。

事情的发展之迅速,贾琏看的瞠目结舌,我仅仅是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,在皇权的催促上,竟然如此快捷的诞生出了大周朝版本的金融体系。

有趣的是,钱庄需要监管这个事情,在大周朝竟然没有太大的阻力就实现了。

这要放在独立不久丑国十三州,银行家们那不得揭竿而起啊?

区区联邦,也敢管各州的事务?这联邦不要也罢!

这个时候不难看出,历朝历代,商人地位不高,被当猪养的待遇。

没有人敢站出来为商人说话,哪怕这个商人背后有强大的靠山。在明面上,一个站出来为钱庄说话的人都没有。上喻说的很

最新小说: 在咒回名柯的修罗场反复横跳 重生八零:恶毒舅妈拒绝炮灰剧本 窈娘 一人:我龙虎酒剑仙,一剑斩全性 你到底还有几个好哥哥 五条家禁止带球跑 负债一亿后,毒舌发疯在直播乱杀 假白富美有暴富系统[穿书] 百里独行 绝世唐门之龙熊斗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