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露绮 > 都市言情 > 人在初唐:我与武曌争皇位 > 第714章 东宫调兵,状元何人

第714章 东宫调兵,状元何人(1 / 2)

吐蕃之战。

殿试之题:西线吐蕃兹扰频频,屡侵边疆,朝廷应当如何反击吐蕃,重振大唐威严。

……

在众多朝堂大佬的关注下,一众进士提笔挥洒,就边境多事,朝廷征伐之事,从外交,兵策,战略,后勤,军心能诸多方面建言献策。

一时间,整个大殿之中,只有落笔之声。

殿试乃是朝廷大事,很多人准备数年科举都未必能走到含元殿,如今到这最后一关的,自然万分用心。

李绚鸿胪寺少卿,谨立众臣后侧。

前方,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都在。

六部尚书,九寺寺监,也全部站立在后。

这本来是鸿胪寺少卿杨善的职责,但不知为何,他早几日便请假休沐,职司就安排到了李绚头上。

李绚这段时间都扑在了察查吐蕃间谍案,对于科举之事,他并没有多少关心。

李绚走到了大殿之前,对着众多进士,高声呼喝。

所以当他知道吴越子弟有四人荣登皇榜之后,才会那样惊讶。

稍微调整坐姿,李治接着说道:“朕听闻你与程行谋,许且,还有诸葛明辉,都有过接触,更想听听你对他二人的评价。”

李贤的神色肃然起来,他不笨,李绚这么说,明显是有事牵涉到了内侍监。

如今,真正的风雨要来了。

他的目光从两侧诸位宰相,六部尚书,还有相关考官的脸上快速掠过。

这样即便是殿试成绩不好,也不能说他徇私舞弊。

殿试的结果,和会试会有大的变化吗?

会试是无法改变,一切已经由吏部考功郎和一众臣官抵定,如今想要翻盘,就必须再由殿试动手。

但世家依旧有办法在规则之内反击,那就是历年的状元,基本都为世家子弟包揽。

科举历来是朝廷提拔寒门,用来压制世族对朝堂影响的一种手段。

很快,一众试卷已经被分为了上下两摞,上者,一甲二甲之选,下者,三甲及

“殿下到时问陛下自知。”李绚拱手,然后转身离开。

这些人轮流到太子宫轮值,太子虽然无法亲近,但这些人的身上都已经打上了太子的烙印。

上午两个时辰,下午两个时辰,一直到申时末,酉时初,钟磬之声响起,殿内所有进士全部停笔。

李治稍微按了按眉心,抬起头,看向李绚:“南昌王平身。”

前方,各部副官已经出了丹凤门,只有李绚还在悠闲的慢走。

明显,

不过还好,诸葛明辉和陆楼都有真才实学,徐安和孙贤虽然才能略显不足,荣登皇榜也是侥幸,尤其排名后列。

总共就三十九考卷,十来个人判卷,一人最多三四份,只要没有私心,那么一切很快结束,甚至都不会影响晚上各自归家。

“原来王叔已经请旨了。”李贤立刻神色一松,但随即就皱起了眉头,问道:“那为何此事,不由内侍监传旨。”

有资格进前十名的放在一侧,剩下的放在另外一侧。

思索之间,李绚已经走到丹凤门下。

有的是真才实学,有的则是稍弱一筹,但种种手段,他们都能拿到状元之位。

明日一大早,殿试榜单便能公布于众。

内侍气喘吁吁的对着李绚喊道:“南昌王,陛下宣召。”

但在含元殿中,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,各部堂官,各位宰相,迅速的扫过一份份的试卷。

在殿试之前,殿试之后,高声呼送一众士子。

反正现在盯着这一切都人不是他,而是皇帝和太子,他更加不敢轻易露出破绽。

吏部选出的会试之首,不再是世家子弟,反而是寒门出身的陕州程行谋。

甚至在李绚出现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时候,他们早就警惕了起来。

结果出来之后,他心里立刻清楚,是有人替他挡住了射向他的那些冷箭。

如今李绚一说调兵,李贤立刻就紧张了起来。

……

李绚神色恭谨的走进紫宸殿,目光快速的从站在两侧的诸相和诸位尚书身上掠过,最后扫了一眼前方的御案,随即低头拱手道:“臣南昌王李绚,拜见陛下,天后,太子。”

大唐的殿试不需要等太长时间,基本上是今日考完,吏部考官,还有中枢诸相,当夜就要排出名次。

就在此时,一阵急促脚步声在他身后响起,随即紧追而来。

……

借调太子右率骑兵百人,李贤一听,脸色不由得一变。

……

尽管只是匆匆一掠,但李绚也已经看清楚,在御案之上,左侧上角放在一摞七张考卷,那是已经被定下来的二甲名单,剩下的三份试卷,有一份放在右侧上角,两份放在李治身前。

东宫六率,太子左右卫率、太子左右司御率、太子左右清道率,诸卫率各领军府三至五个不等。

大唐科举约定俗成,某一科状元为谁,那么这一刻,便以谁名字命名。

这种事情在整个大唐的科举史上是极少见的。

李绚一愣,但随即立刻拱手道:“臣李绚遵旨。”

最新小说: 制卡三幻神,从无限推演开始 从半岛摆摊卖水果开始 美食定制商 我和你的重逢 我想在妖局上班摸鱼 都重生了,全能一点怎么了? 九龙神帝 全球灾变:我从古树开始进化 千尸镇 战神归来